当前位置:首页 > 核心训练 > 正文

核心过载训练

  1. 有人说飞行员无法承受过高的过载,这是否制约了战斗机的发展?为什么?

有人说飞行员无法承受过高的过载,这是否制约了战斗机的发展?为什么

现在正在研发测试的抗荷服,已经可以让飞行员承受20G的持续过载和50G的瞬间过载,不过接近极限了,继续提高就很难了。所以六代战机多半还是有人的,或是有人无人结合。

读过《三体》的朋友应该知道,如果迅速达到接近光速,人会马上变成一摊血肉混合物,这就是过载对人的伤害,所以人的承受能力必然制约飞机的机动能力。

或许某一天,《三体》中描写的那种深海液能被发明出来,保护飞行员,那样也就不怕过载了。

核心过载训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人体的承受能力确实是决定战斗机性能的因素之一,现代先进战斗机的机动过载已经到9G以上,只有顶尖飞行员才能在对抗中在高过载情况下保持正常的操控能力,而且还不能持久!而未来战斗机的发展方向之一就具有超高的飞行速度,在高速状态下的机动过载肯定也必然超出现代战斗机的水平,因此,飞行员的人体承受能力就会成为未来战斗机发展的限制因素之一

美国下一代战斗机效果

现代战斗机的发展已经到了第四代(俄制体系第五代),四代战斗机的标准之一就是具有超高机动能力。为了保障飞行员在高机动状态下的状态,现代战斗机飞行员普遍装备“抗负荷”飞行服,在高过载情况下会对飞行员的下肢部位进行加压,将四肢的血液驱忘大脑,保持脑部供血,以保证飞行员在高过载下能够维持清醒的意识。虽然有抗负荷飞行服,但是仍会发生飞行员在进行高机动动作时发生“黑障”、失去意识等情况出现
歼-20战斗机在进行机动飞行表演,机身周围产生了大量涡流

目前,包括美国、欧洲等在内的各军事强国,已经开始了下一代战斗机的研发,部分与之相关的核心技术也取得了突破,如美国用于下一代战斗机的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在2018年就进行了原型机测试,而法国、日本等国也都抛出了各自的下一代战斗机方案虽然目前各国披露的下一代战斗机方案还都是有人驾驶的设计,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其隐身能力、飞行速度、机动性等都将比现在最优秀的四代战斗机优秀,与之相适应的下一代“飞行员生命保障系统”也是需要重点突破的核心技术之一。

现代战斗机飞行员***用的抗负荷服

F-16战斗机飞行员身穿抗负荷飞行服

核心过载训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随着航空、通信、控制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功能的无人机已经在各领域得到应用,虽然目前阶段应用的无人机决大多数是螺旋桨或者小型涡扇/涡喷发动机驱动的速度航空器,但是,美国和欧洲研发的大型高速无人战斗机已经进行了飞行测试,这也预示着未来战斗机的发展,无人化将会是其主要趋势之一
航母上测试的美国X-47B无人舰载战斗机
欧洲各国联合研发的“神经元”无人战斗机

除了无人化以外,随着高超音速武器的发展,高超音速也会是未来战斗机发展的趋势。未来高科技环境下的军事对抗(现代的对抗也一样),谁速度快就能掌握制胜的先机,而掌握制空权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至关重要的!在现代高超音速武器上应用的冲压爆燃发动机技术,未来也可能应用到战斗机上,届时,战斗机在5马赫速度下的机动动作带来的过载肯定会超过15G,以现在的抗负荷技术,人体是无法承受的,这也极可能是限制未来战斗机充分发挥性能的关键因素!
目前各军事强国正在研发超高音速武器
超燃冲压发动机将会是未来战斗机的动力方案之一

对于未来战斗机的发展,不论是有人驾驶还是无人驾驶,最终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肯定还是设计、制造战斗机的人,就算飞行员无法发挥未来战斗机的最大性能,但人工操作的功能肯定也会是“保留项目”,而且,即便未来战斗机是无人驾驶,那么远程操控的也是需要有足够能力的“飞行员”,因此,说“飞行员限制为了战斗机发展”,也确实“名副其实”
现代无人机操控平台
未来战斗机效果图

核心过载训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欢迎关注“威呐解析”,讨论交流。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洗稿!)

最高过载在现代空战中的作用已经明显减少了。例如苏22比F14过载低,但是被后者击落了。但是,飞行员本人不认可这一点,我很多空一师、18师、33师、44师朋友都亲口和我说过:不要迷信隐身,最可靠的还是战机的机动性和敏捷性。

肯定的。只有顶级飞行员能承受9个G的载荷,就算如此,也会发生红视现象。在新一代抗负荷服出来之前,有人战斗机会尽可能追求视距外空战或靠高机动近距弹进行战斗。尽管如此,战斗机的发展也不会受到制约,无非是有人机和无人机两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