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想降低心率吧?长时间坚持跑步,心率自然会降低,要确实想提高心率的话 少运动,多吃东西,长胖了还不运动,心率自然就升高了,60_100都是正常心率,最理想的心率是在65左右。运动员的心率会低于60,55左右或者50的都有。经常不运动的人心率都比较高。超过90就建议多运动,降低心率了。
提高心率?
正常人心率60-100专业运动员能达到40,题主要提高心率可有点难为人了。
实在想提高心率的话就使劲跑,跑到无氧区间,心率能到200左右。
咱们从心率、热量消耗、心肺健康、安全性几个维度来对比评估这两项运动:
心率对比
一般来说,同等强度的游泳和跑步,跑步会比游泳心率高20次/分钟。这是因为:
1.游泳的时候,我们的人体是水平的,而跑步的时候是竖直的,在供血上心脏的压力相对较轻。
2.游泳因为有水的压力,会让血液相对快速地流回心脏,所以就导致游泳的心率会比跑步时要低一些。
有氧运动,顾名思义就是在有氧代谢状态下做运动.通过有氧代谢提供能量的低中强度运动称为有氧代谢运动(有氧运动);由无氧代谢提供能量的高、超强度运动则称为无氧代谢运动(无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一种恒常运动,是持续5分钟以上还有余力的运动。
谢邀。这个问题提的有意思了。因为只要你在跑,那么是慢跑,心率都会上升的,只是上升的快点还是慢点而已。至于说跑步用来减脂的话,心率就很重要了。有人说必须跑30分钟以上才开始燃脂,否则没用。其实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通常用跑步减脂的人都是慢跑,而慢跑提升心率的速度非常慢,一般都要半小时左右才能达到真正减脂的心率。这就是为什么说hiit或者tobato这种减脂快,因为做这种心率上升快。所以如果想有效减脂,而且是用跑步的方式,我个人建议***用***用快跑和慢跑交替进行。效果就好很多了。
你好,先回答一下你这个问题。
他们这两种运动虽然不单纯的局限于运动的模式,但是他们主要的分别更多是体现在我们身体能量系统的代谢上。
无氧运动更多的是以磷酸原系统和糖酵解的系统来进行功能。有氧运动就更偏向于糖分和脂肪的功能。
而且我们通常所说的无氧运动大多都是力量训练也就是抗阻力运动会更多的提高我们的肌肉含量,消耗更多的热量,从而搭配上有氧运动来帮助我们更快的坚持。
你通过加速跑和慢跑这种交替组合的训练是没有问题的,这也是属于一种间歇性的训练,对于消耗热量也是挺有帮助的。
但是他从理论上来讲,可以算作是无氧和有氧的结合,但与实际当中我们经常所讲的无氧和有氧,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我个人给你的建议的话,还是可以多做一些像那些杠铃哑铃之类的无氧运动同时在搭配上营养,相信你很快能够瘦下去。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谢邀。
首先说明,2分钟的快跑,还不算无氧,只能是有氧和无氧的混合(混氧),因为无氧跑是要达到最大强度的,在这个强度下,通常坚持不到1分钟。而且一分钟的缓速跑,并不能恢复无氧跑过程的消耗,所以再次加速跑的时候,有氧的比例会更高些,同样的,后面的加速跑有氧的比例会逐步提高。在运动中的表现就是速度逐步下降(在室外跑时更明显),而在跑步机上是可以维持开始阶段的跑速的,那么就更说明,前面的加速跑,没有达到你的无氧值。
这个从400米(无氧)和八百米(混氧)的成绩就可以看出:四百米的记录是43秒多,算44秒,对应的八百米记录应该是1分28秒左右,而实际上八百米的记录是1分41秒多——比两个四百米多了13秒多,这说明最后的速度下降很明显,这个在比赛中也可以明显看到,运动员八百米的第二圈速度是明显下降的。而这还是优秀运动员,如果一般人,无氧供能更不可能持续这么长时间。所以两分钟的加速跑,是达不到无氧的程度,只能说可能达到了混氧的水平。而有过100米全速跑的人都知道,在[_a***_]一分钟后,呼吸根本没有调整过来,不可能再进行下一次的全速跑。
在接下来的5公里匀速跑中,由于前面对身体的功能有了充分的调动,那么整个过程脂肪的动员会非常的顺利,因此脂肪供能的比例会高很多,尤其速度比较快的匀速跑。
通常,判断跑步是否进入无氧模式,心率要达到最大心率的95%以上,当持续的时间超过2分钟,有氧的比例就会逐步提高,而且更多是糖原的有氧氧化及支链氨基酸的分解来供能,脂肪供能的比例相对少。当跑步过程心率维持在最大心率的低于65%时,脂肪的供能才会逐步占优。
至于对减肥效果,要看总的能量消耗。如果同样的时间内,维持较高速度的匀速跑(比你最后的5公里跑的速度高),综合消耗比你这样跑的高,那么他的效果也会不错。不过这样的跑步,对心脏的***,对肌肉的***会更明显,其运动的后效应会比较的持久,对基础代谢的提高也会明显。
总得来说,你这种跑法是可以的,也可以跟匀速跑结合起来。再加上一些抗阻力量训练,效果会更好。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nrbw.com/post/27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