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核心训练 > 正文

anna核心训练

  1. 南极塑料污染严重吗?
  2. 阿德勒和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差别以及影响?

南极塑料污染严重吗?

为了解南极海域生物多样性和污染情况,绿色和平于2018年初派出一支科考队前往南极进行科学考察,并***集了水样、雪样和海面拖网样品进行检测。检测发现:

今年年初,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极海水中发现了微塑料。此次绿色和平科考队***集的雪样包含了新鲜降雪,表明雪中检测出的化学品并非来自本地。这些化学品被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消费产品中,在自然环境中持久存在难以降解,也会对野生动物的繁殖和发育造成影响

我们认为南极是一个荒远而原始的地方,但从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到磷虾捕捞等等可以看出,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已经很明显了。这些检测结果表明,即使是南极最偏远的栖息地也受到了微塑料和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污染。我们需要立即***取行动,在源头上制止这些污染。”绿色和平南极保护行动组成员Frida Bengtsson说。

anna核心训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事实上,塑料污染远比我们想象的严重得多。目前,塑料足迹已经遍及南极、北极以及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除了堆积如山的塑料垃圾,塑料污染通过水、空气和土壤,悄悄侵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还在南极看到了各种各样来自水产捕捞业的垃圾,浮标、渔网和防水布漂流于冰块之间,令人沮丧。”Frida Bengtsso说,“我们需要***取紧急行动,制止塑料垃圾和化学品进入我们的环境,同时,还需要一个足够大的南极海洋保护区[2]来保护我们的海洋和海洋生命。”

了解海洋中的塑料污染严重程度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这主要是因为海洋的腐蚀力将这些废物分解成几乎不可能追踪的小碎片。近期,科学家们在地球最偏远的地方发现了这些微塑料的证据,这是首次在南极海冰的核心中发现了塑料颗粒。

anna核心训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资料图

此前,科学家们曾在南极洲的地表水和沉积物样本中检测到过塑料污染,但就这项新研究背后的研究人员所知,此前从未在海冰中发现过塑料污染。这些冰冻的板块由海水形成,在南极洲,每年大约有80%的冰会融化并发生变化,似乎每次都能捕获到新的塑料微粒。

来自澳大利亚海洋与南极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对2009年从东南极洲提取的一个冰芯分析发现了96个微塑料颗粒,它们当中包含了14种不同的类型。这项研究表明,南极塑料垃圾的数量远比之前认为的要多。

anna核心训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该研究首席作者Anna Kelly表示:“虽然这里的聚合物浓度低于在一些北极海冰样本中发现的浓度,但我们发现的14种不同的聚合物类型只比在北极研究中发现的17种略少一点。我们冰芯中的微塑料聚合物比北极的要大,这可能是当地的污染源因为塑料分解成更小纤维的时间比在洋流中长距离运输的时间要少。”

据研究小组介绍,这些来自当地的污染物可能包括来自游客或研究人员使用衣服或设备的塑料。在他们发现的塑料品种中还有渔业经常使用的塑料品种。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微塑料在海冰形成过程中被捕获而不是漂流到海底,这可能会对当地的海洋生物造成危害。

Kelly说道:“南极海冰中塑料微粒的滞留使它们能在海面附近停留更长的时间,而不是沉入深海。这将使它们更容易被磷虾等海洋生物食用,磷虾是南部海洋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并且海洋捕食者在食物链中处于更高的位置。”

相关研究报告已发表在《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上。

阿德勒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差别以及影响?

我是先学的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后来接触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精分)。

这里有几个关键关系需要知道,精分有分经典精分和现代精分,弗洛伊德的精分属于经典精分,而阿德勒个体主义心理学属于现代精分。

弗洛伊德的经典精分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以“力比多”为人生驱力的,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是以“自卑”为驱力。

经典精分是为了繁殖而不断去奋斗去努力,任何时刻都用性来解释人的行为,而个体主义精分是人为了摆脱自卑而追求卓越。

弗洛伊德算是精分的鼻祖,虽然用力比多来解释人的心理有些牵强,但是还是在他的研究上扩展了很多现代精分。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提倡的是个人独立,然后走向合作,一个格局很大的心理学,但是由于人类基因的自私,导致此理想社会无法实现。

现代精分里包含很多内容,有比较出名的个体关系,还有拉康的力比多升华。个体主义在整个精分来看并不是很受待见。

但是因为现在社会已经不在为了生存而奋斗,所以为了追求卓越的个体心理学慢慢的流行起来。

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阿德勒的理论,毕竟他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让我们有人生的掌控感。

推荐阿德勒理论通俗易懂的书籍《被讨厌的勇气》和《幸福的勇气》。

您好,我是心理学研究僧,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需要了解更多心理学知识,可以点下关注。

阿德勒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可以说是当过弗洛伊德的学生),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后自创阿德勒心理学。

相同点:

1,都属于心理学流派中的精神分析学派,即心理动力理论,对人心理的认识都是从自身经历出发,其实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心理学的理论大多数都是个人经历的结果,。

2,都属于经验派,不论是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阿德勒的超越自卑,都很难从科学的角度和标准去证明,之前看过关于潜意识存在的一篇文章,但是忘了具体的内容,因为写的也比较抽象,不容易懂,弗洛伊德提出来的潜意识虽然很难让我们看到,但是真的解释了很多内容,让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也提升到一个更准确的水平

3,精神分析虽然没有大量的数据和证据去证明自己,但是却可以帮我们解决内心的困惑,因为数据与我们没有心理的联结,我们接受他们以及用他们来说服自己,是比较困难的,更何况有的时候我们见到的数据是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的,也就是说数据也会说谎。

4,虽然没有人对这个进行讨论,但是我还是想说一下,阿德勒的心理学理论是在对弗洛伊德心理理论的反思和反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点是只要对精神分析有所了解的人都不能否认的一个前提。


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精神分析学派。

不同点:阿德勒和弗洛伊德最本质的不同点,也就是导致这俩好基友决裂的原因,是他们对于人格动力的不同见解。

对于初学者而言,人格动力大致可理解为"驱使一个人行动、活着的内在动力"。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动力是力比多——一个和性本能相关的动力指标。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心理现象,都是被潜意识里被压抑的***所驱使。

阿德勒一听弗洛伊德这么说可就不干了啊,怎么啥啥啥都是性驱使,你脑子里还能有点别的东西吗?

后来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因为在意见上无法统一,因为对泛性论的过于执着,弗洛伊德与荣格、阿德勒先后决裂。

阿德勒认为,人格动力源于人的自卑感。人这一生会被太多的人比下去,自卑感基本与生俱来,伴随你直到死亡。因此,克服自卑感,活出自己,才是人生的动力与目标

你瞅瞅,人家阿德勒多么积极,认为人是要克服困难向上的;而弗洛伊德的观点让人很悲观:一切都是受本能驱使的,从这个层面上讲,我们自己真的是无法控制自己。

结语:精神分析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学派,也是一个独树一帜的心理学派。相比行为主义、机能主义、认知心理学而言,精神分析更倾向于研究人格、意识等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这让客观评价变得很困难。因此,不能轻易地说精神分析学派中孰是孰非,如果一个理论能自圆其说,那么就值得支持。

想了解更多心理学知识,欢迎关注罗夏的生活日记~每天持续输出心理学干货❤️

说实话,我顶看不上弗洛伊德,他就是个老***。他说一切都跟性有关,很明显是在以己度人。

当然我这个说法比较主观,因为弗的作品我实在不想细看。

阿德勒曾经是弗的学生,衣钵***,后来阿德勒也渐渐觉得弗不靠谱,于是自立门户,开创了个体心理学,更具人文关怀。

1879年冯特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在这之前,心理学更多属于哲学范畴。弗洛伊德与阿德勒生活的时代,心理学研究正从哲学向科学过渡。

两人的理论多来源于经验与辩证分析,逐渐融入了基因与内分泌的影响,虽然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更多地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首先,阿德勒和弗洛伊德都是精神分析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这个无可非议。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阿德勒曾经跟随弗洛伊德学习讨论神经症等问题,也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成员之一。二人私交甚好,但在学术上两人渐渐产生了分歧。比如说弗洛伊德很重视“性”的因素,而阿德勒认为促使人们行动的是“追求权力”的欲望、胜过他人的野心等等。在讨论会上,弗洛伊德常常直接否定阿德勒的观点,而阿德勒也是个不愿妥协的人,随着矛盾累积加剧,在1911年,阿德勒与弗洛伊德公开决裂。

但是二人的理论依旧给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阿德勒在进一步接受叔本华的生活意志论和尼***的权力意志论之后,对弗洛伊德学说进行了改造,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成为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

弗洛伊德,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他提出“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结”、“力比多”、“心理防卫机制”等概念。提出的精神分析学后来被认为并非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但激发了后人提出各式各样的***理学理论,在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著有《梦的解析》(释梦)《精神分析引论》《图腾与禁忌》等。被世人誉为“精神分析之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