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核心训练 > 正文

自闭症儿童核心障碍训练

  1. 孩子是自闭症,家长在家可以进行哪些训练?
  2. 家长如何干预自闭症儿童的刻板行为?
  3. 自闭症同时有多动症,应该怎样纠正多动的行为?

孩子自闭症家长在家可以进行哪些训练

2-10 14:33

操作

《孤独症儿童训练指南(全新版)》是香港最具规模的儿童教育康复机构之一协康会凭借该会在特殊儿童教育方面50多年的宝贵经验,根据国际著名“结构化教学法”的教学也理念,以及因应孤独症儿童的核心障碍和学习需要撰写而成,为香港首套以中文编写的孤独症儿童训练指南,并首次在内地出版。全套六册图书,并配一张数字出版物,由理论到训练建议,一应俱全。书中逾千个不同程度的训练活动,为特殊教育教师,社工及家长提供操作性强,有效实用的“结构化教学法”训练体系,惠及内地潘达的孤独症症儿童群体。

自闭症儿童核心障碍训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自闭症儿童需要家长把爱和耐心付诸实践,平时在家可以根据孩子的自闭症程度进行一些小训练。

1.声音训练

孩子对某一个特定的人或者称呼有些许印象,但是并不能在第一时间内给出反应。比如“妈妈这个词语,你可以连续说上10次,看孩子会在第几次有反射弧抛出来,第二轮就根据情况酌情减少次数,后边慢慢地再减少。

自闭症儿童核心障碍训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情绪管理

孩子有时候会焦躁不安,找到根源,有的孩子是对某个物体或者某种现象有恐惧感,不要逼着ta去适应,而是慢慢地让他消除芥蒂。可以借助绘画过程来让孩子体会,其实这是一个正常的东西,你不必害怕它,你看,我们画出来的它是不是还冲你笑了?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孩子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扭转看法,但是只要家长给予正确引导,就会有效果

3.动手协调能力

自闭症儿童核心障碍训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最简单的训练方法就是穿珠子,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串珠手工艺品是做给孩子玩的,比如波普珠就不错,几乎没有不爱它的孩子。孩子通过穿珠珠,手脑眼三者并用的过程,还可以训练专注度,让ta在游戏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4.眼神交流

很多自闭症儿童没有办法面对他人的眼睛说话,甚至于连看都不敢看,有些是潜意识里害怕和自卑,有些则是没有眼神对视的习惯。跟这样宝宝交流时,家长的眼神特别重要,首先你要专注,你的眼神要亲切真诚,让孩子没有距离感,让ta愿意看着你的眼睛。让孩子找一找你眼睛里有什么,看ta可以坚持多久,每次训练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要让孩子有自我思考休息时间。

5.行为习惯的引导

我是一名自闭症孩子的母亲,有很多家长有个误区,就是一旦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也有可能是自闭症倾向,大夫说无药可医,只能训练,家长急啊,开始选机构,然后就是配合机构对孩子进行所谓的训练,这些都是我一路走过的,我儿子现在15岁了,我真诚的给小年龄自闭症家长一个建议就是,你可以去多了解机构训练方法,也可以自己去机构学习一下训练方法,但不要把孩子全天放在机构训练,就是不要让孩子脱离正常的生活环境,所有的干预一定要生活化的,干预没有固定的条框,自己的孩子哪方面有问题就着手哪方面的干预,对于语言方面的训练不要急,每个自闭症孩子症状不一样,导致原因也不一样,除了干预纠正,一定要让孩子吃饭睡觉也都正常,虽然医学说自闭症原因未解,但自己的孩子自己清楚,其中一定有原因的,所以不要单纯寄希望训练,一定多方面结合。感触很多,希望家长们好运!

自闭症儿童不会和人交流,他想要家长做什么事情,都是拉着家长上前指向这个东西,或通过哭闹、打滚,甚至自伤等行为去表达愿望和要求,从不开口说话。比如,孩子想喝水了,他会拉着家长到饮水机旁。如果不等开口就满足他,他会更封闭。所以,这时哪怕是一个"喝"字,家长也要等孩子说出口,再满足他。自闭症孩子想要别人什么东西时,常用"抢"的方式,家长可以和他做一些"交换"互动,让他学会"等待"。比如,他想要什么东西马上就要得到,否则就哭闹、打滚。家长不要急着拉他,不妨漠视地离开,通常自闭症的孩子都会站起来跟着走了。家长一看他爬起来不哭,可以赶紧抱着他说:"妈妈喜欢不哭的孩子",下次他就不哭了。通过这种方式,帮他建立良好行为、消除不良行。建议可使用自然之宝DHA软胶囊它能增进智力:DHA是婴儿、儿童智力发育的基础物质,不仅能增进智力、提高头脑敏锐度和反应速度,同时还能维护神经系统健康

我家孩子是自闭娃,目前恢复的很好,首先要判断孩子是否存在身体疾病因素,建议去检查遗传代谢病,其次有些情绪问题严重的孩子,可以通过中药,或者抗过敏西药缓解情绪,其次是大量的训练,个人感觉感统训练很管用。家长可以在家训练孩子眼神,指令,思考能力,反应能力等等。自闭成因不同,表现有轻有重,找到合适自己孩子恢复的方法很重要,家长多尝试。

家长如何干预自闭症儿童的刻板行为?

刻板行为的话,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个是肢体的刻板,也就是说它会有一些重复性的动作,比如说反复的甩手或者是反复的握拳张开。

第二个是重复性的语言,比如说打招呼时重复你好你好你好你好,或者看到椅子时重复的说椅子椅子椅子椅子椅子椅子。


第三是一些与物品的刻板交流,比如要把东西排列的整整齐齐,或者是一些玩具的单一玩法,也有可能是某些规定的东西,一定要放到规定的地方

第四是会有一些对于规则的刻板,比如说今天应该是李老师上第二节课突然变成了马老师上第二节课,有些小朋友可能就会出现一些不能接受而产生哭闹或者拒绝的反应。

而针对如何去干预小朋友的刻板行为,首先我们需要去看小朋友的这个行为是否会对他人或者家人造成一些比较大的影响,如果只是排列物品这样的一些行为又不会对他人造成影响的话,其实是不用进行过多的关注的。

而如果有一些行为会有一些比较大的影响,而且如果进行干扰,小朋友会有一些表演的反应,如哭闹或者是自伤,那么我们就需要去进行一些干预。可以在小朋友出现一些刻板行为时,进行一些适当的其他训练或者是引导小朋友去做一些其他事情。如果是一些肢体上的刻板的话,文献去看的话是可以通过一些比较[_a***_]的体育运动去进行缓解的,如果是一些物品交流上的刻板,那么可以去教授一些物品的其他使用方式或者摆放的物品放在规定的小盒子里等

你好,我是北京天使儿童医院儿科医生王波,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自闭症患儿存在的症状,时常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尤其是刻板重复行为,可把家长愁坏了,强行打断孩子就会哭闹不止。

儿童自闭症的症状如下:

那么,生活中,家长应如何干预自闭症患儿的刻板行为呢?

患儿的兴趣比较狭窄,而且他们感兴趣的东西都比较少。所以,生活中,家长不应该让孩子自己玩,或是一个人安静地待着。尽量丰富孩子的生活。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并且逐渐延伸,扩展孩子的兴趣,随着孩子兴趣的不断增加,社交能力增强,孩子的刻板行为相对应的就会减少。

另外,家长要注意,不要一味地阻止孩子的刻板行为,很可能就会在无形当中使孩子的刻板行为严重。家长要学会适当地忽略,多学习相关知识,积极地给孩子进行干预,尽快让孩子回归正常生活。

孩子的刻板行为是让很多家长头疼的一大难题。统计显示:80%以上的儿童都会表现出刻板行为,如不停来回奔跑转圈、触摸、咬手指、眨眼睛、挥舞胳膊等。孩子的刻板行为是为了体验感官***、吸引注意,或者对学习任务不感兴趣时的表现。那么针对孩子具体的刻板行为,家长该如何干预呢?

刻板行为形成的原因: 孩子固有的刻板行为,是因为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讨厌变化,所以烦躁不安。他们不知道变化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预期不到后果,对未知的事情极度恐慌,因此会有情绪反应,以哭闹和耍脾气的方式来发泄情绪。

针对孩子的刻板行为,要以疏导为主,干预为辅,在正式干预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观察孩子环境变化前后反应

•收集有效强化物

•对孩子已经掌握的简单技能进行总结

•设定计划,分步骤进行

我参加过几次自闭症儿童机构的公益活动,每次时长2个小时左右,内容是陪伴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画画,参加小朋友们的集体游戏。

画画的几位孩子,有几个画得非常好,能看出来是常常画画的孩子。一节课的时间,能完成A4纸大小一半的的内容。

我看到的都是在半成品的基础上完成上色。一般孩子们很少开口说话,上画画课,机构学校老师也有要求孩子要安静,但是给我们陪伴志愿者的要求是,可以适当鼓励孩子,要注意孩子画得规范,比方说不要上色尽量完整,明显错误的地方稍微指导一下。

自闭症孩子确实有些行为比较刻板,但是交流起来没什么障碍的,简单的对话交流可能有点问题。小孩子和陌生人不擅长沟通是正常的,会笑会玩会一起做游戏,和正常孩子的区别不明显。

家长多陪伴,温柔对待孩子,多关注孩子的需求,讲话少一点慢一点就多花点时间进去,尽量一起玩游戏,画画,做些简单的亲子游戏。要有信心,肯定会成长好的。

刻板行为是自闭症儿童的核心障碍之一,也就是说干预训练并不一定能够根除,只能让他们有所改善。

有些孩子的刻板行为是不需要改变的,家长也不必太在意,比如:鞋子脱了必须摆放在固定的位置,类似这样一些不影响生活,也不影响他人的行为,可以接受。

如果孩子有些自我***的刻板行为,或者去上学的时候,无论怎么样都必须走熟悉的那一条道,这种情况,如果家长今天想改变路线,他能听懂的话,就要提前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改变路线,如果不能听懂,就用图片代替,通过视觉传达,让他们明白这条路为什么不能走了,为什么今天换另外一条道。

其他方面也如是,都可以利用图片把一件事物分解开,告诉其他的方式也可以做到他想达到的目的。

***如孩子出门坐公交车只认第一排的座位,而有时候第一排座位已经有乘客了,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家长可以随身携带一两个他特别喜欢的玩具,拿出来放在你想让他坐的位置上,他如果肯坐在上面,就把玩具拿给孩子玩,这样来强化他肯改变的行为。

自闭症同时有多动症,应该怎样纠正多动的行为?

自闭症孩子同时有多动,那么究竟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其实多动真的是孩子学习的大敌,如果老师在教授知识的时候,孩子一直处于动个不停的状态,那么相信他也是很难学进去的,那又何谈进步呢?

其实大部分的自闭症孩子都伴随着感觉统合的失调。相信这里,家长所要说的孩子并不是具有多动症,而是由于感觉统合失调而造成的多动的行为。多家长并不了解多动症,认为孩子只要出现了一些东张西望,扭来扭曲,动个不停的表现就是多动症。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多动症也是需要经过专业的诊断和评估的,并不是孩子爱动就是多动症。下面我就来,仔细的跟大家说一下,感觉统合失调到底是如何引起孩子多动的呢?

例如前庭觉失调的孩子,他们总是喜欢动来动去,跑来跑去,甚至喜欢自己不停的转圈,这些行为其实都是在寻求前庭觉的***。我平时的活动量没有让他们在这一方面得到满足,因此他们会,出现各种多动的表现来寻求自我疗愈。触觉失调的孩子,他们通常会用手或者身体去触碰各种不同材质的东西,因此会给人,留下多的印象。而本体觉失调的孩子,他们在姿势维持上面有困难。他们无法长时间保持哥端正的坐姿,他坐在椅子上,会扭来扭去,甚至会滑下去。

因此,希望家长们不要过于担心孩子是否是多动症。既然孩子出现了多动的行为,那我们就先从感觉统合的角度去解决孩子的问题。现在孩子去做一个专业的感觉统合评估,只有我们明白了孩子感觉统合失调的部分在哪里,我们才能够做出更有针对性的方案,也才能够真正解决孩子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感谢邀请,我是一名特教老师,希望我的观点能够帮助到你!

有一部分自闭症是伴随着多动症的,要回答这个问题,要想搞清楚孩子多动的原因,是因为自闭症的部分孩子有着感统失调的问题。

感统失调是指孩子的综合能力偏离了孩子年龄段的正常水平,常见的感统失调表现在本体觉失调,前庭觉失调,触觉以及视听觉几个方面,而一般影响孩子最严重的就是前庭觉失调!

其实这里有一个判断方法,可以给孩子试试:让孩子头前倾30度左右,然后原地快速转动30圈,停止之后观察孩子眼睛的震颤,如果停止得很快或极慢,都代表了前庭失调。

而刚才说到前庭觉的最基本作用就是感知人体的空间位置和运动状况,人要保持平衡,就要调动人体的各个感觉系统,而这个时候前庭觉就发挥作用了。

另外,前庭觉也可以保持人的头脑清醒,让人始终处于平衡状态;而不管是孩子的多动问题,还是身体的协调问题,甚至是孩子空间的问题,都和前庭觉有很大的关系。如有的孩子喜欢旋转,都是因为前庭觉的失调导致!

训练方法:摇晃运动:秋千上,旋转木马上,父母抱着孩子一起摇晃。

平衡运动:平衡板,平衡木的运动。

跳跃性运动:蹦床

有速度感的运动:滑板车(有一定基础的孩子学习!)

自闭症和多动症的异同

自闭症谱系(ASD)和多动症(ADHD)是不同的疾病,但有很多相似的特征,并且常常在孩子身上同时存在。

ADHD分为三类:1、多动型;2、注意力缺陷型(常见于女孩,表现为注意力涣散,但行为上并不多动);3、注意力缺陷多动型。

ASD和ADHD都属于精神发育障碍的六大疾病之一。

很多ASD的孩子都符合ADHD的诊断标准,而很多ADHD的孩子也被怀疑是ASD,造成很多误诊,但实际上的确有很多孩子同时是ASD和ADHD。

两者主要区别在于,ASD的孩子多动行为更为极端,而且无所畏惧,而ADHD的孩子有所顾忌;ASD的孩子更加明显的缺乏目光对视,独来独往,也表现出很多典型的刻板行为。

如何治疗ASD和ADHD并发的孩子

我们都知道目前自闭症的治疗并没有有效的药物,主要依靠康复训练,但如果并发ADHD,会使得孩子更加难以保持安坐,难以集中注意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闭症康复训练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在康复训练的同时,针对ADHD进行同步的康复和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在诊断上,就应该同时注意ADHD的排查,及早诊断出ASD和ADHD并发的孩子,为后续针对性的训练和治疗提供基础。

其次,有些孩子的ADHD症状在结构化环境中表现很少,比如在学校,幼儿园,康复机构这些地方,而更多地发生在家庭环境中,那么可以***取行为治疗和家庭为中心的干预。

必要的时候,遵医嘱,使用精神类药物治疗ADHD。如托莫西汀(择思达)和哌甲酯(专注达),其中托莫西汀对于ASD和ADHD并非的孩子有较好的疗效,且副作用相对小一些。

最近自己的事情太多,特别是育儿群牵扯了很多精力,再加上自己面对群里越来越多的复杂的人性的无力感,只有暂时逃避一下,在我家女王身上寻找快乐,中午午休时间答一下承蒙大家抬爱发来的问题吧,抱歉,啰嗦了一些与问题无关的事情。

多动症是自闭症伴随的一种很常见的共病,其实它真的如自闭症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与自闭症的核心社交障碍到何种程度才算为自闭症一样,多动症究竟多动到什么程度才应该加一个症字,我想这只有医学标准可以界定,而可惜的是这医学标准是否符合也得靠医生的主观判断吧。

所以这俩症,如果不是真的和普通孩子差距很大,还是不要拿的好,它们毕竟不是注册会计师资格证还有神马BCaBA证那么让人神往吧?

至于对于孩子多动的改善,首先我还是觉得家长要端正自己的态度,那个多动症的诊断究竟带给孩子和你的是什么,如果你看孩子哪儿都多动的不顺眼的话那就惨了,如果你只是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好为自己日常养育里的一些不负责的处理方式开脱那也好不了哪去,只有明白孩子的现状还正视自己和孩子的问题那才是唯一的路。

其实如果我们如此看待自闭症和多动症以后,甚至孩子的一切都会感觉顺理成章,对他们本身是合理的,比如我们通常都知道孩子只能坐两分钟,我们鼓励他***,如果他下一次坐了两分零十秒钟,那就得马上敏感的鼓励啊!这是最直接的可以改善孩子多动情况的方法吧。然后一步步坚持下去循序渐进,再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在孩子身体条件与环境影响和规矩建立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多动症的那个“症”字迟早就会理所当然的去掉!

而如果相反家长端正不了对这个“症”字的态度,甚至想通过药物治疗的话,除非很极端的多动我想可以借助药物,其余程度的多动还是要靠家长自己的直接努力,没有捷径。

如果你眼中只有“症”,那孩子这辈子也摆脱不了多动的毛病,即便他实际可能已经不再符合多动的诊断。

其实又好像说了一些云山雾罩的东西,谁能看懂谁看吧,我明白人性的复杂,同样的东西每个人的理解大相径庭,就这样吧,就这样吧,呵呵。


【一位孤独症儿童的父亲,孤独地看世界,也许是最独特的视角,坚持用文字感染大家,请关注我,请喜欢我的文章的人们评论转发扩散,请做我们能做的,请尊重自闭症谱系的生活,我已成立头条育儿群,谱系与普通孩子家长都可加入,请私信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