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本文对您有所帮助,烦请文末点赞,并关注公众号!
您的点赞和关注是我坚持科普的动力!
一、早期(手术0~7天)
1、手术当天
(1)踝泵运动:***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踝关节。方法是用力、缓慢、全范围屈伸踝关节,5分钟/组,多组/小时。
(2)股四头肌等长练习:如疼痛不明显,可行大腿前方肌肉绷劲及放松练习。
2、术后第1天
(1)踝泵运动:尽可能多做。
(2)股四头肌等长练习:大腿前方肌肉绷劲及放松练习,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多做(大于500次/日)。
(3)腘绳肌等长练习:患肢膝关节下方垫上枕头,使大腿后侧肌肉绷劲及放松以用力下压枕头,尽可能多做,大于500次/日。
前交叉韧带损伤后,3分靠手术,7分靠康复。良好的科学的康复能让你很快就能恢复正常生活甚至运动,目前国内的康复认知还是不是很多,停留在休养的阶段。题主能自我康复,意识非常好的!那么如何进行呢?
第一阶段术后0-4周:这就要促进膝关节的活动度了,特别是伸直的活动度,一定要达到0度,否则以后走路一瘸一拐;很多人只在乎屈曲角度,但是屈曲角度4周能恢复到90度就可以了,不能太激进,否则总是肿胀。伸直很简单,就是在家腘窝下放一个毛巾,绷大腿压毛巾将膝盖伸直,既能锻炼伸直,又能***股四头肌;第二就是***股四头肌,不能出现股四头肌迟滞现象,因此要在压毛巾的基础上做直腿抬高,一定是抬起来的时候脚后跟先离开床面,然后是膝盖,抬高到30度就可以了;
其次落下时,一定是腘窝先落下来,然后是脚后跟!每天可以做几十次。还有踝泵,将脚搭起来做屈伸运动即可,500个-1000个每天,可以促进肿胀消除,预防血栓。第三就是髌骨活动度,促进髌骨的活动,减少粘连,每天做100次;第四是屈曲角度,这就很简单了,在床上脚后跟滑床,或者让家人帮忙掰腿,每次2分钟,3次,没早晚各一次,注意的是压腿和勾腿要至少分开2小时练习。第五就是负重,带上支具保护下部分负重,从20%的体重开始,每周加10%即可,踩着秤,支撑1分钟充分感受,每天5次。所有锻炼做完了一定要冰敷10分钟。其他锻炼如上肢、心肺、腹肌、臀肌锻炼都应该进行!在这个阶段,一定不能做的是主动踢腿!
屈腿练习:
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这个问题,我是赛普健身功能性导师罗显婷。
功能性训练!首先我们从字面上来简单认识一下!功能和性的训练,或者直接解释为:训练功能的性能!
功能比较好理解,比如:人的功能有推,拉,蹲,旋转。那性能是什么呢?举个例子:同样都是车,奥迪和奥拓的,价格为什么不一样?因为性能不一样!同样是人,他为什么是运动员,而我们只能是老百姓!因为性能!我们和运动员的功能是一样。但是田径运动员比你跑得快,举重运动员比你举得重,跳高运动员你跳得高!
刚提到功能,那什么时候这些功能会消失呢?什么人需要训练这些功能呢?比如损伤导致功能丧失,这些人需要恢复功能,而这些功能是先天本身具有的!
所以,功能训练
第一是帮助损伤后人群恢复他们本身具有的功能
第二是帮助运动员提高运动能力
功能性本质上就是目的,当我们谈到功能性这三个字时,我们指的是一件带有目的性的事,所以当我们将这个词汇加到训练前,我们指的就是带有目的性的训练。功能性训练或功能性的训练项目来源于运动医学领域。我们经常会发现那些用于预康复的训练内容与想法是从康复诊所与运动员训练室发展到力量房的。而其中最基本的一个思路便是,他们认为那些可以帮助运动员回归健康的训练同样也是帮助维持健康最好的训练。
自从功能性训练一词被应用至运动领域就被很多教练与运动员误解。人们通常会用专项运动来描述功能性训练,而运动专项指的是对某一运动特定的动作与动作模式。但是专项运动训练多发生在垫子,田径场上,鉴于体能与力量训练中我们使运动员变得强壮并提高专项体能。我们最好将功能性训练描述成一般运动训练,而不是专项运动训练。
三个界定功能性训练的问题
我们为你[_a***_]了一些简单的问题,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功能性训练的概念。 1. 有多少运动是在坐姿下进行的?
据我所了解,只有一些很少的运动是在坐姿下进行的,比如划船。如果我们都认可这个前提,那么我们可以说,那些在坐姿下进行的训练,对绝大多数运动而言并不具有功能性。
2. 有多少运动是在一个固定的环境中,并且稳定是由外界提供的?
答案显而易见是没有,许多运动都在操场上进行。稳定性是由运动员自身提供,而不是来自于外界。这再一次告诉我们在组合器械上训练并不具有功能性,因为在组合器械训练中运动员的稳定性来自于组合器械。组合器械训练的支持者会认为组合器械训练更安全。但是在力量房中,相对安全是我们权衡之后的结果。尽管理论上组合器械训练会降低训练中的伤病概率。但是缺乏本体感觉的输入(关于动作与位置的内在反馈)以及缺乏稳定性会使比赛过程中的伤病概率增加。
3. 有多少动作技术只涉及单关节或者是孤立的?
功能性训练是练什么,有什么好处
功能性训练在欧洲和北美,多用在大众健身,主要用来改善受伤人群关节的稳定性、神经肌肉控制、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在竞技体育康复领域,对运动员进行的以康复为目的的功能性训练。
目前国内外对功能性训练并没有统一的认识,我国学者李丹阳总结后提出,功能性训练就是通过全面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身体运动系统的工作机能,以达到更好发挥竞技水平的训练方法体系。其中核心力量训练是功能性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训练是功能性训练的基础,专项化的素质是功能训练的根本目的,功能性训练沟通了一般素质和专项素质,激发将传统训练获得的身体素质最大程度上的转化为专项真正需要的素质。功能性训练特别强调多关节、多方位、融合本体感觉的训练,以达到运动中动力链的高效,动作模式稳定与整个运动过程能量使用的经济性,同时兼顾基本生活能力所需的身体素质的保持。
功能性训练的根本目的是塑造专项能力,强调运动项目特有动作和动作模式的专项化,适应专项运动的相应模式;其次强调专项运动之间的差异,例如在坐位姿态下进行的力量训练对划船运动员有很强的针对性。功能性训练重视训练中的平衡—重心控制,通过自身体重为阻力进行训练,并在训练过程中保持良好身体姿态来强化平衡能力训练。功能性训练重视运动过程中多关节的联动作用,突破传统的单关节力量训练的模式,强调关节之间的协调发挥,从而增加力量的训练效果。
功能性训练是一个方法体系,通过有机整合这些不同的训练内容,提高训练的经济性和有效性。核心区训练应是功能性训练的关键内容,平衡性训练、超等长训练、柔韧性以及反应训练作为整合促进综合身体素质形成的关键手段也应攘括其中,以整合多维身体素质、满足专项化真正的需求。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nrbw.com/post/13032.html
上一篇
初学者减脂健身计划怎么写
下一篇
女生健身房增肥计划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