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一旦开始锻炼,很快就会拥有另一个称谓:女神,女神的两个标志(身材,颜值和气质),为此就要有针对性的锻炼,不要盲目的锻炼,那样会耽误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只要练好一样,身材,颜值和气质就都能彰显出来。那就是马甲线!男人的审美观点大致都是一样的,试想一下,夏日你走在路上露出迷人的马甲线,我就想知道哪个男人的第一眼不是瞄向你的腹部的!那是多么令人羡慕的身材啊,下面我就具体讲一下动作要领,动作在家里每天不到10分钟就可以全部完成,不算耽误时间,但是效果确是出奇的惊人!
动作一:深蹲+腹部扭转
双腿打开与肩同宽,双手拿着哑铃或者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将双手放于胸前。
向下深蹲,起来时身体向左扭转,抬右膝靠近胸前。
负重深蹲,起来时身体向左扭转,抬左膝靠近胸前
动作二:负重仰卧起坐
仰卧,双手双腿向上翘起。
双手拿着哑铃,卷曲腹部,双腿弯曲90°,双手向前伸展触摸脚趾。
动作三:V型触摸脚趾
身体90°坐立,双腿双手向上形成一个V字型。
女生都爱美,但是却总觉得没有时间锻炼,其实哪怕你在睡觉前做几个动作,都可以锻炼自己。
例如做一做平板支撑,或者仰卧卷腹,要么做做俄罗斯转体,其实也要不了多长时间,关键在于坚持。
可以下载一些健身app,跟着里面的动作一起运动,还是很不错的。
大部分人锻炼都是业余的,哪有几个专业的?区别只是有的人愿意为了健身去学习各种知识,并坚持锻炼,有的人只能坚持一阵,又不愿意学习各种知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只是三分钟热度,最多坚持几个月就结束健身生涯了。
不论男女,也部分老少,不论什么锻炼目的,锻炼的方法、原理、动作、组数、次数之类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如果提问者指的是业余时间,我想除了健身教练和运动员,谁不是利用业余时间去锻炼的,有多数人有大块时间去健身房。
对女生来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改变观念,了解肌肉、脂肪、体型、健康和性感之间的关系,不要一味追求过低的体重,改变对肌肉的错误观念,别以为练几下器械就能长出大块肌肉。不改变观念,还想有好体型,唉……。
不管增肌,还是减脂塑形,都要做器械锻炼,主要区别是重量和每组次数不同。增肌用大重量,减脂塑形用小重量,增肌每组6-12次,最多15次,小肌群最多18次,减脂塑形每组25-30次;锻炼时,每次锻炼1-2个部位,每个部位3-6个动作,每个动作3-6组。
下图是女生锻炼各部位的作用。还要根据自己的体型特点进行锻炼。如果有圆肩驼背、膝肘超伸、骨盆前倾等体态问题,在器械锻炼前还要先做体态纠正锻炼。器械锻炼前要想热身,动态拉伸肌肉、活动关节,器械热身后再做器械锻炼。
器械锻炼之后做有氧运动,增肌期间有氧运动做10-20分钟,最多25分钟,减脂期间至少30分钟,一般45-60分钟。跑步、户外骑行、动感单车,跳绳、游泳等有氧运动均可。有氧运动时把心率控制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范围内,也就是减脂心率范围内。最大心率减去年龄是最大心率,最大心率的64-76%是减脂心率。
如果不去健身房,就在APP里下载徒手健身的APP,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器械锻炼***的APP只有安卓版的健身宝典。拉伸、[_a***_]、有氧运动等锻炼课程在keep里比较全面,可以下载锻炼。
除了运动,还要控制摄入食物热量,让摄入热量低于消耗热量形成热量缺口,大约10-20%的热量缺口最适合减肥,增肌时则要有热量盈余。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居家徒手锻炼是个不错的选择。
常规的健身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氧健身,一种是无氧健身。
1.有氧健身一般是指一些体能训练或者慢跑快走,骑自行车游泳等。
好处是可以发展自己的心血管系统,肺活量以及身体的耐力和能量的储备。
2.无氧训练是指抗阻力训练,也就是力量训练或者是爆发力训练等。比如深蹲俯卧撑或者冲刺跑道都是无氧训练。
无氧训练可以练到人体的爆发力,还可以起到收紧线条塑造线条的效果。
3.对于普通人来说,一般一周训练两次就能达到健身效果。
如果目的是减肥,要增加到3~5次。
4.如果一周练两次,可以一次练有氧训练,一次练无氧训练,结合起来是最完美的。
5.可以关注我发布的一些视频,里面有有氧训练,也有无氧训练,可以跟着练一下就可以了。
本人,55岁,1.62米,49公斤,长期体重稳定。平常健身,跑步,爬山,早餐燕麦片一碗,鸡蛋一个,全麦面包一片,红枣二个,拌菜一小盘。中午正常吃饭,一小碗米饭,有菜有肉,晚上吃核桃两个,牛奶一袋,水果若千,不吃太甜的水果。每天喝水茶水和柠檬水,从不喝饮料,基本不在外面吃饭。
个人体会:不吃零食,甜品很重要,补充蛋白质,每天吃善存维生素,运动不能少,有氧,力量训练都要有。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象吃饭睡觉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没有一劳永逸,只有融入生活,才能不断进步。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nrbw.com/post/11051.html